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为基层减负增能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中办发〔2020〕15号)要求,总结“基层减负年”工作成效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经验教训,紧盯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既注重减负又突出助力,既压减数量又提升质量,既减少束缚又强化担当,既严格管理又关爱关怀,从源头和制度上下功夫,让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一、树牢适应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观。
深入开展干部政绩。观教育,持续倡树“五比五不比”工作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加快纠正不适应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行为和做法,决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等重大要求,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集中精力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办好民生实事,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严肃查处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引导党员、干部把更乡精力放到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上来。(贵任单位:省纪委监委、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工委、省发展改革委)
二、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
健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监督问责等制度机制,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件办理专人负责、专班推进、专件督办“三专”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清单管理、统筹报送、专人联络等机制,深化治理只表态不落实、不在乎装样子、打折扣搞变通等何题。各级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要议大事、抓大事,围绕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出思路、想办法、攻难关。各部门要增强抓落实的主动性,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结合职责主动认领任务、细化落实举措,不能等分工后再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扑下身子抓落实,一线坐镇指挥、一线掌握情况、一线落实举措,多用“身影”指挥,少用“声音”喊话。紧盯“六稳”要求和“六保”任务,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精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防止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执行政策“一月切”等机械式做法。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精准施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生义;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责任单位:省纪委监委、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直工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
三、严守精文减会硬杠杠。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文件“十不发”、会议“八不开”负面清单,进一步明确精文减会的标准和尺度,确保比2019年只减不增,严防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既要严格控制向下发文数量,又要精简向上报文报表数量。加强发文季度计划管理,未列入计划的原则上不发文,确需发文的须与计划内发文项目进行置换。严控分工类文件,文件确需分工的在制发文件时一并分工,贯彻落实重要会议精神以督查通报形式抓落实。严控配套类文件,配套落实上级文件的,结合实际的具体举措不少于文件内容的50%。省级层面出台的文件,除明确要求制定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等的,原则上不再制定配套文件。加强开会年度计划管理,未列入计划的会议原则上不得召开,确需召开的经党委、政府办公厅(室)审核把关后归口报请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准。严控会议规格、规模、时长,上级会议原则上只开到下一级,部门召开的业务会议不得动辄要求下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会。省委、省政府直接开到县级的视频会议,原则上不再就同一主题层层开会。坚持实事求是,不得以上级督查检查考核为由临时要求发文、开会,不得为减少红头文件而改发白头、电报、便函等,不得将不相关的会议简单合并套开。综合运用文件备案审查、基层观测点抽查等方式,加强对精文减会工作的动态监测和监督指导,对出现超发超开苗头的及时预警,对违规发文开会、随意要求报送材料等典型问题,及时约谈通报。(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四、改进“督”的方式提升“战”的实效。坚持问题导
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从以明查为主向明查暗访相结合转变,从一味挑毛病、随意发号施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加强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计划管理,建立督查检查考核、“一票否决”事项、签订责任状事项、涉及城市评选评比表彰创建活动“四个清单”,未列入清单事项一律不得开展,严肃查处超计划开展督查检查考核行为。强化督查检查考核过程管控,严格事后效果评估,跟进问题整改,纠正层层听汇报、过度填表报数要材料、简单翻笔记查台账等做法,纠正评价体系过多、考核指标过繁等问题,不得以领导批示、开会发文、标牌上墙等作为工作落实标准。巩固“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清理成果,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城市创建示范活动,深化农村(社区)标牌专项清理,深入推进企业、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重点领域减负。(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五、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决策科学性精准性。坚持先调研后决策,制定政策前必须深入开展调研,全面了解情况,避免不接地气的“空中政策”和互相打架的“本位政策”。注重政策执行中的调研,及时了解政策推进情况,补充完善、修正偏差。加强调研统筹,建立调研主体、内容、时间备案制度,防止疫情过后扎堆开展调研,避免重复调研、多头调研。坚持“四不两直”工作法,既到工作局面好和特色明显的地方去总结经验,也到困难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解决问题。调研成果要言之有物,有情况有分析、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采用大数据分析、网上调查问卷等形式,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分行业分部门建立调研成果共享数据库,加强成果交流使。(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
六、落实政策激励基层干部一线干部担当作为。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工作的举措,规范和加强监督执纪工作,精准审慎实施谈话函询和问责。研究制定受处分处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具体办法,对近年来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和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通报典型案例,积极稳妥使用影响期满、表现突出的干部。完善落实有为有位、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斗争的实绩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把“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研究加强对基层一线和困难地区干部关心关爱的具体举措,确保带薪休假、津补贴、职务职级等待遇保障制度落到实处,落实村(社区)干部报酬动态增长机制。(责任单位: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改革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七、加快放权赋能激发基层活力。制定赋权清单,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探索推进向条件成熟的县(市)下放部分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参照经济发达镇赋权指导目录,向乡镇(街道)下放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乡镇政府权责清单,持续完善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严格按照清单和流程图行使职权,防止违反程序、超越权限行使权力或层层转嫁责任。合理划分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建立健全县级职能部门与乡镇政府之间履职双向考核评议制度。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县级职能部门委托或交由乡镇(街道)承担的事项,须由县级党委政府严格审核把关。持续推进人员编制“减县补乡”,赋予乡镇(街道)更灵活的用人自主权,支持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力量。继续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推进执法服务职能和力量下沉,强化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权。加强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减负不是减担当、减责任,更不是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自觉强化抓落实的担当、提升抓落实的本领,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贵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改革办、省委编办、省财政厅)
八、巩固抗疫成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总结疫情防控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工作体系,推动上下联动、党群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做到一事令、直达一线。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总结“三无楼院”管理的有效做法,按照打造“15分钟服务圈”要求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使基层工作在城市覆盖到社区、到楼栋、到住户,在农村覆盖到乡镇、到村组、到家庭。完善力量下沉常态化工作机制,总结推广“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有益做法,全面推进“机关干部+社区人员+志愿者”管理服务模式,开展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机关党员到工作或生活所在社区报到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与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基层治理格局。总结提升运用农村“大喇叭”、社区“小喇叭”、短信提醒、微视频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的做法,推动思想工作走进千家万户、覆盖田间地头,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直工委、省民政厅)
九、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效能。总结疫情防控期间运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精准识别、精确管控、精细服务的有效做法,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政务数据互联互通互享,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覆盖面,推广“不见面审批”等做法,扩大“云审批”“云审核”事项范围。总结“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控模式,构建基层智慧治理体系,提升城乡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深化拓展“互联网+督查”,提高督查精准度,建设督查检查考核成果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政法委、省委改革办、省大数据局)
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为基层减负增能工作,将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度融入巡视巡察、党委督查、干部考察考核、民主生活会、年度述职等制度。省直机关要走在前、作表率,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模范机关创建的重要内容。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的督促指导。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对真抓实干的好经验好典型及时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