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冯军福 本报通讯员 张岩
火车穿的“鞋”,变得更加智能了!
从重庆传来捷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止轮止患——新一代智能防溜止轮器”团队从国内外4554所院校340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
止轮器又叫“铁鞋”,是铁路作业中的重要工具,主要用来防止机车车辆溜逸。金奖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智能防溜止轮器功能更为强大,可以实现实时监管、自动报警等。
智能“铁鞋”是如何诞生的?“金奖”背后又有哪些故事?4月20日,记者采访了该项目团队负责人李泳刚。
“想法源于学校组织的一次企业实践活动。”李泳刚说,2020年11月,他与同学奔赴铁路一线,发现火车站场的停靠车辆繁多,车站日均调度作业高达45钩,解构车辆超过70辆。传统的铁鞋在防溜作业中使用极为频繁,铁鞋的及时撤除与实时监控成为困扰铁路作业人员的一大难题。
“一旦铁鞋出现漏放、漏撤或丢失,将给调度安全埋下隐患,极易引发火车溜逸事故。”正因如此,李泳刚萌生了让“铁疙瘩”说话的想法。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2020年11月,李泳刚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团队。到2022年4月,团队成员增至10人。他们来自不同专业、各司其职,其中有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大咖,有别出心裁的产品设计师,还有超高水准的自媒体运营专员、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员。
通过与铁路一线工作人员反复沟通,他们决定致力于研发人机互控智能铁鞋管理系统,力图实现对铁鞋安放、撤除、巡检等全过程的监控管理,避免铁鞋漏放、漏撤、丢失无人知晓等情况。
同时,在铁路火车运行速度大提速的背景下,邻线高速行驶的火车可能会影响停靠车辆,因此提高现有铁鞋的防滑效果和黏附力也是迫切需求。
这个想法是否“接地气”?李泳刚和团队人员从学校走向企业,深度投入各大铁路局、地铁以及铁路智能装备公司等企业。在学校老师和站段师傅的指导下,团队进行了100多次材料试验、50多种花纹测试,努力找到最大提升黏着系数的方案。最终产品首创了SPS聚氨酯钢夹层结构的鞋舌,将传统铁鞋黏着系数从0.25提高到了0.4,极大提高了铁鞋的应用安全性。
接下来,如何让“铁疙瘩”说话,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我们想到了给‘铁鞋’装黑匣子,将铁鞋的位置、状态、防溜情况等全部收入监控。这样一来,‘铁鞋’的位置和使用状态都会在管理平台上实时显示,一旦出现漏放、漏撤、丢失等情况,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李泳刚介绍。
真金不怕火炼。最终,他们自主设计的产品及其管理系统,通过了48项软、硬件检测,顺利获得了2家机构出具的3份CMA质量检测报告,证明产品各项性能优越,能够极大提高调车作业效率,降低铁路运输安全隐患。
产品有了质量保障,各大铁路智能装备销售公司纷纷前来合作。“比赛虽落幕,但我们的创业征途才刚刚开始。”李泳刚说,将在今后的创业路上勇敢追梦,以己所学,筑起祖国铁路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