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民生 > 他山之石
山东淄博临淄区稷下街道“三融三提升”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进社区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信息时间:2019-09-05 16:2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相关工作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盘活现有资源,延伸实践触角,以稷下文化园和淄江社区为切入点,创新“融进现有资源,提升阵地建设;融进社会力量,提升队伍质量;融进百姓需求,提升实践效果”的“三融三提升”发展模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入脑、入心、入生活。

融进现有资源,提升阵地建设

稷下街道不搞另起炉灶,不做虚假应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活动开展以来,积极对现有资源进行再整合、再开发、再提效。街道利用坑塘、闲散地块建设活动广场,并与百姓大舞台共同建设成为固定的实践场所,配套完善活动设施,突出文明实践功能,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实现“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多种使用”。

淄江社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设立了三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站组织架构、规章制度齐全,桌椅及多媒体等设施配备齐全,为活动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社区中心广场及生活小区场地开阔、人员活动密集处设立室外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充分利用宣传栏、广告牌、智慧社区服务窗、电子条屏等设施,本着传播思想、实践文明、解忧帮困、成就梦想的工作宗旨,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铸魂、文化传承、市民公约、文明城市创建、环境改善、移风易俗等内容,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风,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氛围。

稷下文化园原本是一处由社会资本建设成立以文化研究、展览、教育为主的独立运行的民间组织,2019年初,建成为街道文明实践分中心,将文化园原有基础条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要求相结合,设立了红色基因传承纪念馆、民俗馆、文明实践大讲堂和文明实践婚礼礼堂等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多种活动。一是以30名临淄籍开国将军事迹为主线,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活动,教育广大中小学生不忘革命前辈光荣革命历程,做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者。二是以齐文化藏书楼为载体,开展齐文化主题教育,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齐文化,树立“我是临淄人,我光荣”的理念。三是以民俗馆老物件、老民俗展览为载体,传承临淄民俗文化,让老年人找到年少时的记忆,让年轻人了解过去的生活,留下乡愁。四是以科技馆实物展览体验为载体,让中小学生提高对科技的认知和探索的兴趣,增加他们学知识,学科技的热情。五是以文化大礼堂为阵地,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和艺术家免费举办文化、党史讲座和文艺展演,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截止到6月底,已在文化大礼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余场,参与群众超过3000人次。

建设的文明实践婚礼礼堂与稷下文化园大酒店联合开展文明实践婚庆活动,为新人举办婚礼提供婚礼礼堂和宴会服务,让新人在文明实践礼堂举办新式婚礼,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做新时代好青年,倡导节俭办婚庆,大大减轻了群众婚礼经济负担。截止到6月底,文明实践礼堂共承接新式婚礼10余次,受到了群众好评。

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稷下文化园已由一个民间资本独立运行的活动场所变成了传播新时代思想、传承传统文化、继承红色基因、倡导新时代风尚的阵地。这个阵地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由主动传播新思想发展到社会群众主动参与,今年上半年社会各团体自发组织参观红色基因纪念馆、将军林、民俗馆、科技馆、齐文化藏书楼130余团次,参与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约10000人,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吸引群众、凝聚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

融进社会力量,提升队伍质量

稷下街道以志愿者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着力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了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街道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街道以成立稷下文化创客中心为契机,在稷下文化园成立稷下文化园党总支,将各个社会组织的党员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并向没有成立党支部和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派驻党建指导员,逐渐转变文化园民间资本独立运转的模式,同时委托稷下中心校成立研学基地,设立管理办公室,开展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2018年3月,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分队长的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服务分队,各村居相应成立了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服务队;8月,按照省市区委宣传部的要求,街道由团工委和中心学校牵头,先后成立了文明婚庆志愿服务队和入学升学志愿服务队;各村也都建立起了党员暖心志愿服务队和陪你到老志愿队伍;利用“临淄云”这一平台,在全街道掀起志愿服务新高潮;先后开展过“四点半课堂”、“公益骑行、创卫有约”、“银发天使”、“温馨敲门”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活动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使文明实践活动深入人心,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融进百姓需求,提升实践效果

在文明实践活动开始以前,文化站根据上级安排集中在夏季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采取的是“灌输式”“填鸭式”供给,往往活动搞过去之后,百姓印象不深、参与度不强、改变不明显。

为此,街道文化站将所有文艺团体资源进行汇总,要求文艺团体提供节目菜单,由各村社区党员群众“点单”。一是统筹推进。注重不同工作内容的相互融合、相互嵌入,改变过去那种简单分委办做工作的惯性,加强各部门工作的整体设计。二是打造品牌。做好工作内容向活动项目的转化,把活动组织起来、开展起来,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和常态化活动项目,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品牌,使工作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三是提升效果。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相相统一,结合各自实际、回应群众需要,注重工作的内容、开展的活动与本地实际、百姓需求紧紧对接,精准制定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活动,使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

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村、社区文明实践站根据群众点单情况组合节目,有效改善文艺团体原来由一个文艺团体承接一场惠民演出的情况。同时向所有广场舞队伍推广《临淄文明实践歌》为伴奏带的广场舞活动,为参赛队伍配发了高质量低音音箱,鼓励他们自编节目,并组织了《临淄文明实践歌》广场舞、健身操的培训,举办了2次街道《临淄文明实践歌》广场舞比赛。通过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实践理念的影响,也解决了长期以来广受困扰的广场舞噪音扰民现象,同时促进了文艺团体开发新曲目,加大文艺创作,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演出水平,以适应群众点单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通过文艺团体列菜单,人民群众点菜,文明实践站上菜,实现了人民群众满意、文艺团体发展、政府获点赞的多方共赢。把对百姓宣传的方式搞得更活,把群众参与的难度降得更低,把对群众的吸引力变得更大,逐渐让文明实践在百姓生活中扎根生长,不断提高文明实践活动质量。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